大型社区中环境大气细颗粒物(PM 2.5 )与青光眼的关系
来源:Arvojournals2020-03-02
Arvojournals
2020-03-02
目的:
青光眼在城市人口中比在其他人群中更常见。世界人口的90%暴露于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限制的空气污染。很少有研究检查空气污染与青光眼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111,370名英国生物库参与者的问卷调查数据,眼科措施和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PM2.5)的颗粒物被选为感兴趣的空气质量暴露物。眼部测量包括自报告的青光眼,眼内压(IOP)以及从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获得的九个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视网膜子区域的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的平均厚度。我们检查了PM2.5浓度与自我报告的青光眼,IOP和GCIPL的关联。
结果:
居住在PM2.5浓度较高的地区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报告为青光眼的诊断(优势比=1.06,95%置信区间[CI]=1.01-1.12,每四分位数范围[IQR]增加P=0.02)。较高的PM2.5浓度也与较薄的GCIPL相关(β=-0.56μm,95%CI=-0.63至-0.49,每次IQR升高,P=1.2×10-53)。较高的PM2.5水平和较薄的GCIPL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01)。PM2.5浓度与IOP之间无临床相关关系。
结论:
大量暴露于PM2.5与自我报告的青光眼和该疾病的不良结构特征有关。PM2.5和IOP之间没有关联,表明这种关系可能是通过非压力依赖性机制发生的,可能是神经毒性和/或血管作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由翻译狗网站翻译功能翻译,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版权归原始网站所有。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需要浏览原文、下载参考文献等,请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